查看原文
其他

风声|鸡娃教育与身份困惑:冬奥学霸全才给中国父母带来怎样的焦虑?

李小笼 风声OPINION 2022-03-15

  凤凰网原创  在中产父母群体中,最大心愿是通过教育的手段让子女保持相对的优势。

在本届冬奥会上,出现了很多学霸全才的面孔,他们不仅在体育节大放异彩,还在学业上取得令人欣羡的成绩,甚至还有像苏翊鸣那样的选手,不仅夺得中国男子第一位单板滑雪奖牌,还曾出演过《智取威虎山》《狼殿下》等影视作品。冬奥运动员的学霸背景和他们身兼数长的多元斜杠发展,他们身上那种个人素质满分、学习成绩也满分的成长亮点,成了本届冬奥会的亮点话题之一。
除了对他们自身个性、才华和经历的挖掘,社会舆论将相当多的关注投射在了冬奥学霸全才的家庭背景和父母身上,无一不在揣测:怎样的父母,才能教导出这般优秀的学霸全才?需要多少的金钱和怎样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这样一个学霸全才?这样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
在中国的语境下,这些话题背后的讨论、挖掘和揣测,归根结底都源自一种身份的不安:在当今的中国,究竟怎样才算是“精英”?如果冬奥学霸们和他们的家庭才是理想的,那么自己是否属于“中产”,还是连“中产”都够不着边?
要想理解这些话题背后的复杂情绪,就必须先去理解中国的中产阶层,更要去理解他们的社会处境和焦虑根源。否则,很难理解中国父母对他们的浓厚兴趣,以及这一代人对这一现象的复杂情绪。
冬奥学霸全才话题背后的中产焦虑
中国的“中产阶层”,是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新兴阶层,特点是社会处境远高于劳工阶层(例如拥有相对舒适的住宅和工作环境),文化生活也远远丰富于劳动阶层(例如更有权利参与文化生产,并享受参观博物馆等文化体验);但较之于社会最有权势的人群,中产阶层是非常焦虑的:他们承担风险的能力要远低于真正的富人,一场大病就可以让一个中产家庭出现阶层下滑。
或许,在中产阶层的父母群体之中,埋在心底的最大心愿,是如何通过教育的手段让子女保持相对的优势。中产阶层父母最恐惧的,就是子女不能继续维持自己好不容易赢得的社会地位;而对于自身,最直白的焦虑就是:“我真的属于中产阶层吗?”单从拥有资产的角度,中产阶层承担的房贷之重,就会让他们经常陷入自我怀疑:自己的相对优势,到底是不是一个假象? 
此外,中国社会转型急剧加速,很多西方发生了几十年、几百年的变化,一夕之间就实现了;中国社会不像西方社会一样,会借助文化品位来区别中产阶层和劳工阶层的能力;相当多的中产家庭,还没有意识到文化品位的重要性。所以,西方社会普遍认可的中产阶层特色(通过消费表现品位),在中国的市场基础上似乎也并不完全适用。甚至,那些已经实现了阶层越迁的中产阶层们:他们出身农民、工人家庭的背景,是不是也给了他们更加节省的消费观?
这一系列因素的叠加,导致中产阶层变成了一个面目模糊且含义丰富的群体:节俭而奢侈,重视文化也重视物质,相对舒适但永恒焦虑……到最后,关于中国中产阶层的话题讨论,甚至变成了“中产阶层是不是真的存在?如果存在,它究竟是怎样的?” 
在一系列的中产话题之中,子女的教育问题,显然打开了一个很好的空间:毕竟,如果可以预见子女能够延续父母得来的相对优势,甚至实现进一步的阶层跃迁,那么“我是否属于中产阶层”的焦虑,多少可以得到缓解。
曾经在论坛上,有人对自身阶层进行过这样的描述:一位都市女性在描述了自己家庭拥有的收入、房产、轿车之后,特意补充了自己家人经常能出国旅游,借以作为文化品位的体现。最后,她开始抱怨自己并不是“真正的中产”,因为承担了房贷,也因为子女教育花费了相当多的金钱。 
但是,这样的抱怨,恰恰说明她是中产阶层:对子女教育的花费,本质是一种“投资”,是希望子女延续中产身份的社会期望,也是中产阶层焦虑最具象的体现之一。
冬奥学霸全才带给中国父母的困惑
显然,人们对冬奥学霸全才话题的痴迷,展示出了这种深层次的焦虑。就好像人们看到在奥数比赛、英语比赛获得了奖牌的小孩并叫他们“牛蛙”(牛娃,意即很厉害的小孩),现在冬奥健儿们成了他们眼中的“最牛蛙”,几乎是“鸡娃教育”的天花板。 
| 谷爱凌
人们开始不断痴冬奥学霸全才们的教育模式:一方面,有些冬奥学霸全才们的父母,的确仍有着“虎爸虎妈”的潜质;但从他们多元的兴趣爱好和斜杠发展的成长经历来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又是很宽松的,非常注重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些看似相同却又迥然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中国中产的父母们而言是困惑而统一的:“鸡娃教育”是否不能长久?到底怎样做,才能尊重孩子的兴趣,而又能培养孩子成为“精英”? 
中产阶层教育需要大量的物质投入,这也是人们对冬奥学霸全才们的家庭教育的总结之一。尤其在冬奥学霸们身兼数长的情况下,他们父母探索孩子兴趣的话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他们在冰雪项目获得的成就,肯定离不开相对富足的家庭支撑,这也是让很多中产父母产生焦虑的原因:曾经,自己引导孩子弹钢琴、练舞蹈,但孩子没兴趣,是不是孩子更喜欢冰雪运动、马术、帆船这些烧钱且冷门的项目?到底要花费多少精力,才能探索到孩子真正的兴趣?
但是,中产阶层的特色,既重视物质,但又不满足于物质。除去教育投入之外,教育理念也是焦虑的一大原因。较之于“虎爸虎妈”,冬奥学霸父母的教育理念是开放的;在传统“虎爸虎妈”对孩子“分分计较”的情况下,但谷爱凌的母亲的确表示“不期待女儿是完美的”。把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放在第一位,这种教育模式是相当新颖的,但也不是全新的。
在人们讨论“鸡娃教育”和中产阶层家庭的时候,往往忽略部分中产父母因自身的经历而不希望孩子吃苦的心态。一些实现了阶层跃迁的父母,深知自己背上的压力有多大,所以对孩子的期望,仅仅是“健康快乐”。但是,这并不是说这类父母不具有让孩子延续自己相对优势的焦虑,而是说这类父母将宽容的教育理念和较高的人文素养当做自己能够区别于其他父母的优势。 
如果一个传统“虎爸虎妈”的形象背后,是子女因不幸福、压抑产生的如履薄冰,甚至是学习成绩没有起色,那么一个宽容母亲的形象背后,或许是一个更优秀且更自信的孩子。有的父母深知,言传身教给孩子能带来最宝贵的礼物,对孩子的发展也更有长远的好处;所以,他们一直以来践行的,就是反对鸡娃教育的宽容教育。
我自己也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的。身为工程师的父母,不仅不会要求我在课堂之外还进行理科补习,借助好成绩、好大学来延续他们的优势,甚至鼓励我读书、思考、写作,尊重我的兴趣。在小时候出于自律而熬夜完成作业之际,妈妈经常忽然推门进来:“作业随便糊弄糊弄就完事了,早点睡觉!”在放学回来路上,如果遇到妈妈(因为她经常加班),她一定会问的就是:“今天开心吧?” 
我的母亲也和谷燕一样,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这对我的人格成长产生了非常好的长远影响。我很早开始就认为,内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在上学期间就觉得,“鸡娃教育”下的同学非常不幸,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未必有传说中的那么好。
但是,这不代表我的父母反对中产阶层的理念。这就好像素质教育是为了更好地达到应试教育的目标,我的父母通过不同于“鸡娃教育”的理念,想要达成的目标仍是“真正的精英”:对孩子宽容、注重身心健康、培养人格独立,这些教育理念都是我父母根据欧美中产阶层的家庭教育所学来的。但这样的教育,本来指向的就是个人素质满分、学习成绩也满分的谷爱凌式精英。
如何超越“鸡娃教育”的新焦虑
一直记得离家上大学时,在面对同学们用物质装点自己时,我会在内心产生不安,父亲叮嘱我说:“你是见过世面的女孩子,你的眼界是开阔的,不要因为这些外物而产生不安。”从这番话就可以看出,中产阶层部分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已经超越了单论学习成绩的理念,进展到比拼子女的眼界和素养。这种超越,也带着对物质炫耀的不屑一顾,从“炫耀式消费”进展到了“隐形消费”。 
那么,为什么观念的变化,反而能产生更大的不安?原因很简单:宽容的母亲一定是克服了自身偏见和上一辈成见的了不起之人,不同于“虎爸虎妈”的“唯分数论”和“棍棒教育”,宽容教育需要父母对自己进行更多的投资和反思。在社会普遍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有多少父母亲愿意花时间投资自己、研究教育理念,去克服社会传统中的完美主义和压迫式教育?有多少父母真的渴望这种超越,并真正实现了这种超越? 
| 2022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苏翊鸣获银牌
这些冬奥学霸们,在赛场内外都有着自信、健康、阳光的性格,这些都让国内父母获得了另一重反思:获得伟大成就的背后,不一定是苦难。当中国中产父母们挣扎在精神健康、原生家庭等话题时,冬奥学霸全才的例子无一是完美的印证:出身优渥、对事业的真诚热爱、家教宽松、自信自强、成就极高。这让他们忽然发现,快乐的孩子和宽容的母亲背后,代表的是更深层次的特权;这种特权,不仅仅在于社会经济的相对优势,更在于他们对物质的烦恼和焦虑非常低。 
就好像情绪社会学家发现的那样:连情绪都是有三六九等的。如果能免除负面情绪、克服上一辈的影响,才能培养出真正的精英女儿,那么有多少父母能做到这个前提?“虎妈教育”将孩子放置在管教和规训的客体;而冬奥学霸的宽容家教,让中产阶层父母对自己产生了焦虑:因为实现这样的教育,需要太多的自我反思和太多的情绪价值。
中产阶层父母开始把目光从孩子的成绩转向自己的影响:自己每天刷手机、看电视,凭什么要求孩子阅读?自己每天强迫孩子学习,他们又怎么可能产生真正的兴趣?孩子不能成为“精英”,归根结底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在喜欢的事情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甚至,有人开始说:冬奥学霸全才是最完美的“精英”形象,她代表着从祖辈开始三代人无痛的阶层延续或阶层越迁;在达到个人成就的同时,还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是大多数人学也学不来的。大多数人必须背负着社会阶层带来的负面情绪,还得兢兢业业地守护住既得的少少优势,没有时间去羡慕他们,投胎投错了又能怪谁呢? 
这样的论调,让人想起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从1964年开始,每隔七年访问一次选定的对象,包含了不同阶层、性别和种族的人。导演的最初目的,是希望看到2000年的英国社会缩影,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出身,确实会导致不同的发展;但是,即使在阶层固化的英国社会,依然有人实现了阶层的改变。
| 《人生七年》9季人物合集 图源:豆瓣
之所以社会对提防阶层固化的话语越来越敏感,是因为我们经历过流动性非常大的社会阶段,那时的精英来自多元的背景,存在着多元的成功原因;如果一个社会慢慢走向阶层固化之后,我们面对的将是更为同质化的精英。 
但是,正如《人生七年》导演得出的结论那样,这不代表:在固化的阶层下,个人的努力、个人的幸福、个人的健康就变得不重要了。在对冬奥学霸及其父母的众所纷纭之中,我们或许能从焦虑中获得阶层以外的另一重启示:我们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李小笼,哲学系研究生在读,方向是女性主义哲学,热爱阅读、思考、亲近大自然,喜欢写作文化批评和读书观影体验,公众号:李小笼的书桌。本文原标题为“从‘鸡娃教育’到‘真正的精英’:从对谷爱凌的社会舆论观察中国当下的中产阶层焦虑”。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风声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本文作者立场。转载事宜请联系风声君微信:formatkay

推荐阅读


作者李小笼

编辑丨萧   轶

运营丨格   式

主编丨萧   轶

▽ 打开阅读原文,一起“就做不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